查看原文
其他

楞严经讲解389:一个人的心没有任何的增减的时候,他的脸就会出现变化

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凡有言谈皆无实义,用嘴巴或文字说法,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,万不可执著于文字,误了自己!

五十阴魔 36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i0661lni4ur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楞严经讲解389:

慧律法师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视频讲座:

五十阴魔 36

(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!)

恒“常扰动”生灭之根“元”(就是七识),然“于”彼定中所得的“知见中”不能明了抉择,而“生”虚“计”妄“度者,是人”即“坠入四种颠倒”,以求外道“不死”天(就是无想天的果报)而作“矫乱”、周“遍计”度之“虚”妄言“论”。

1﹒类别。①计“八亦”之矫乱论。“亦”就是同时存在,亦有亦无,亦增亦减,这个“亦”就是同时存在的意思。讲有也可以,讲无也可以;讲增也可以,讲减也可以;讲生也可以,讲灭也可以;后来就搞不定,这个“亦”就是同时存在。

经文:【一者,是人观变化元,见迁流处,名之为变;见相续处,名之为恒;见所见处,名之为生;不见见处,名之为灭;相续之因,性不断处,名之为增;正相续中,中所离处,名之为减;各各生处,名之为有;互互亡处,名之为无。以理都观,用心别见。有求法人来问其义,答言:我今亦生亦灭,亦有亦无,亦增亦减。于一切时皆乱其语,令彼前人遗失章句。】真会回答,回答到遗失章句,就是我们台语讲的:对方一头雾水,一头雾水,台语讲的。就是对方完全听不懂你在讲些什么东东。

[注释]:“观变化元”:谓此行者于定中进观行阴,以其为一切变化之根元。“见迁流处,名之为变”:若见行阴迁流之处,即称之为变异。变异即(就)是无常之代名词。“见相续处,名之为恒”:“恒”,就是常。谓见行阴虽迁流变化,却念念相续不断,因此即称此为行阴之常相。“见所见处,名之为生”:“见所见”,就是能见及所见,亦即(也就是)八万劫内。“名之为生”,以其于八万劫内见有众生生起,故称之为生。“不见见处,名之为灭”:“不见见”,就是不见如前面之所见,亦即(也就是)八万劫外,超乎他的能力,彼一无所见,不见有一众生,便称一切众生皆归于灭。“相续之因,性不断处,名之为增”:“相续”,就是前后法相续。“续”者,就是接续。谓,如前面之行阴已灭,后面之(的)行阴尚未生起,这中间的空档怎么填补咧,才能让前后接续起来咧,否则行阴的迁流就中断了;这中继(中间)的填补、过渡之物,即(就)称为相续因,相续因,例如中有身,或者等无间缘。“性”,就是行阴之迁流性。此谓若见行阴迁流之性前后皆不断处,好似有一法多出,即称此法为行阴之增法。

“正相续中,中所离处,名之为减”:“中”,就是中间。“所离处”,分开的地方。亦即(也就是),任何一法,不管如何相续不断,中间还是一定会有一个空档存在,即(也就是)所谓的“虽然相续,而缺中交”,例如出入息,在出息与入息之间,就有一个空档,其间既无出息、也无入息,“息”就是呼吸啰,既然没有所谓出来的气息,也没有进入的气息,这个中间会停顿一下,也就是说,在出息与(跟)入息的中间的呼吸极短的刹那之间,人是停止呼吸的,这个短暂的停止呼吸之刹那,此外道人称之为“离”(离于出入息之谓也);也因为此“中交处”是离于出入息相,故(所以)这个中交处便显然有如少了一样东西,所以此外道人便称之为“减”(减者,少也)。出入息如是,于行阴迁流当中,前阴后阴相续时亦(也是)如是,中间有一个“法减”。

综观这两句话,即(就是)外道于行阴迁流不断之中,见行阴有增、有减;或有时增、有时减,好,在座诸位!看这里:这个是行阴,这个是行阴的左边的前一念,这个行阴的前一念(师父伸出的左拳),这个行阴的后面这一念(师父伸出的右拳),好,这一念,他这里外道所执著的就是说:这中间,前面这一念跟后面这一念,在座诸位!如果看到,看到了这个相续的,他就认为中间假设一个跳板跑出来,对不对?这个前念生后念的,中间跑出一个跳板,跳板怎么样?要不然怎么连续咧?对不对?要怎么连续?这个中间这个跳板叫做“增”,增加了一法;知道吗?有的人见的不一样,这前面一念,后面一念,中间这个空档像深沟一样的,这个叫做减;这个还是观念,当他认为:站在连续的角度,中间一定有法,要不然怎么接续啊?这个叫做“增”;看到中间的空档处,这个叫做“减”,没有中间这个,叫做“减”。这样听懂没有?你要让它接续,这个叫做“增”;不让它接续,中间少了一块,这个叫做“减”,生、灭,中间少了一个,是前念一生,后念生,中间这个一定会少了一个空档,站在这个角度,叫做“减”。那么你要让它连续,中间一定要增加一个,像跳板一样,要不然你怎么跳过这一连?跳过这里,才跳过那边嘛,这个叫做“增”;那没有这个,叫做“减”;外道就是这个观念。接下去喔。故(所以)他不能确定行阴之相,因此他若答别人问行阴之相的时候,他便回答说:“行阴亦增亦减”。有时候是增,有时候是减。而最前面的两句,则表示他因见行阴“有变异相、亦有恒常相”,故他答人的时候亦言(也这么说):行阴“亦有常亦无常,不可定说”。进而推之于一切法,彼亦如是见,故亦(也)作如是说以答他人之问。

  “各各生处,名之为有”:说:此人于定中,因观众生各各皆有其独有之生处,故(所以)称之为“有”。“互互亡处,名之为无”:但他又见一切众生亦(也)皆归于亡处(死亡),便称之为“无”。合此两句,则若有人问他:“众生为有,还是无?”或者是问:“法是有、还是无?”他便回答说:“嗯!(也)有亦(也)无。”他就是这样让你弄不清楚,就是这个样子。不晓得“有”是空无自性,“无”还是空无自性。所以佛陀最伟大的思想,就了解诸法空无自性,便见一切法,便见一切法。

2421页:“以理都观,用心别见”:“都”,]就是全部,全。“别”,就是差别。谓以上八种,表面上好像皆(都)是依理来观察行阴及诸法之相;然而因此行者之用心有所差别,都是因为境界不够,没有到成佛的境界,所以各各用心有所差别,是什么意思?就是境界不够,看的角度不一样,用心有所差别,用现在的语言叫做:看的角度不一样,故(所以)他们所见者(的)便不一致。你有你的看法,我们有我的看法,所以为什么说,六祖讲:诤与道相违。你有诤论就是表示你看的法不够究竟,你才会跟别人诤论。六祖讲:诤与道相违。你跟别人诤论,是为什么?你跟别人辩论辩得面红耳赤,是为什么呢?是因为所见的真理不够透彻。如果有人要来找师父:慧律法师,我跟你辩论。

诸位!立一法就错了,诸法里面本空,没有语言,你怎么辩呢?诸法里面没有文字,你怎么辩论呢?诸法里面,开口就错了,这怎么辩啊?你辩的心态,有赢、就有输啊,对不对?用输赢的心态,这个已经远离佛心了。所以在座诸位!有胜负心找人辩论,这个心就不是佛的心,知道吗?这个就不是佛陀的心,所以真正的一个圣者,是享受这一份空性的、宁静的心,他二六时中都享受自己这一颗真如本性,为什么?他不需要借重外在任何的相,他的乐是非常、非常地快乐,非常、非常地快乐。所以,在座诸位!我们,在座诸位!看这里喔!用意识心的快乐,它会打断的。比如说这个是本性,(师父用右手表示)我们这是本性,这是意识心,(师父用左手表示)动念的时候就意识心,(参见视频图)世间人的快乐就是说:如果他拥有的时候,他的心就高涨;没有话,心就起伏,就是下跌;一下高涨,一下起伏,所以说:他的心就是这快乐的程度,一下子在很high、很high!一下子又跌到底谷(低谷)。上面这一层是意识分别心,底下这个是真如心。世间人快乐是这样子:一下子,我的儿子考上大学了,喔!很high!我的儿子今年研究所没考上,低!我这个女儿结婚了,很high!你看,我(父母亲)完成责任了,结果嫁出去以后,被打得像猪头一样,又很低、很低、很低;我的儿子结婚了,然后就很高,我的儿子结婚了,我的任务完成了!有一天说:妈,我现在买了一栋房子,头期款要一千二百万。什么!心情又跌到底谷(低谷)。又跟你老妈我要个一、两千万,一千两百万!又跌到底谷(低谷)。这个……所以她的乐就是一下子高、一下子低,这个识心分别!

佛不是这样子,注意看,这个是真如本性喔!佛,那最高的境界是这样(师父以手平行移动表示平和无起伏),心是这样子的,叫做:永恒的安祥、永恒的快乐、永恒的知足、永恒的智慧,永远都是这样子,佛的境界就是这样子(师父以手平行移动表示平和无起伏)。所以叫做乐不可支啊,就是佛的那种喜悦,佛的这种对法的喜悦,对生命的透彻跟解脱,那种快乐是无以复加,任何全世界的形容词没办法形容的,没办法形容的!世间人的快乐就是说,吃得饱一点啊,对不对?世间人不懂得享受人生,比如说你最喜欢吃什么?喔!举个例子:你喜欢吃当归鸭,冬天吃补当归鸭,冬令补品,当归鸭,是不是?喔!补一下。嗯!冬令救济啊。好,来,那么,再补一下,吃第二碗,你就吃不下了;再补第三碗,你就会说:喔!拜托!不要拿给我吃了,我吃了快……枪押着你,再吃第四碗,你就活不成了,你再吃下去你就死人!所以世间的快乐都是短暂地刺激一下,再下去,苦就来了。苦就来了,知道吗?

佛陀说:与其说你在追求快乐,就不如说你在追求痛苦!记住!哲学家讲:所有的美丽都伴随着死亡。这一句话你一定要背起来。所有的美丽都伴随着死亡。美丽就是世间美好的事情,这样子。所有的美丽都伴随着死亡。简单讲:你追求快乐,后面就一定陪伴着……痛苦在等着你。

你看:喔!世间人娶老婆,很高兴。是不是啊?结婚啊、讨老婆,很高兴。娶某(老婆)、娶鲁(烦人)娶虎、娶苦!四个读音都接近相同喔,娶某、娶虎、娶鲁、娶苦,对不对?你看这四个音都接近喔。接下来就很苦了。好!如果说:唉呀!你夫妻之间很乐,那你乐到什么时候叫做快乐呢?现在你有儿女了,也有一栋房子了,再来你的快乐是什么?没有!所以,世间莫名其妙的快乐,在喜悦当中夹带着危险,不晓得后面存在的危机,生命一天一天地消逝,生命一天一天地流走,不知道。所以,佛的心就是这样子(师父以手平行移动表示安祥而平和):勇敢地面对生、老、病、死。所以这个世间没有一法可以障碍佛陀,没有一法可以障碍佛陀的。无罣碍,无罣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为什么能这样子?为什么诸佛菩萨能够远离颠倒梦想?因为证到诸法毕竟空寂,他就没这种东西。在座诸位!与其说别人侮辱你,让你痛苦,反过另外一个角度,就是你的功夫,自己不够,产生烦恼,你的功夫够的时候,随便你念啊,随便你讲啊,对不对?讲到嘴巴烂掉了,跟我也没关系。对不对?这个跟我有什么关系呢?跟我说:唉呀!师父啊,有人很赞叹你啊。我们的心没有什么增减,对不对?你赞叹我,也不会增加我的佛性,对不对?师父!他对你有意见……很正常啊。It’s normal,你去抽血检查,对不对?上面打的“Normal”,那就是正常啊,这个世间统统赞叹你,这个不像娑婆世界啊,这个是极乐世界啊。你不要以为所有的人……你做到非常卖力了,人家却嫌得要命!做到流汗,人家的嫌弃你到死。

那么,在座诸位!你把世间的常态,生灭的种种的变化,都看透了的时候,你的心就没有任何的增减。当一个人的心没有任何的增减的时候,他的脸就会出现变化。一个人常常生气,他的额头就打结,额头就打结。然后有的人烦恼很重的时候,他就说:唉!很快他就会皱纹,就五星上将就起来了。我告诉你喔:佛的那一颗心就是最好的化妆品。佛心,知道吗?相随心转。你买再好的化妆品,绝对比不上佛的那一颗心。不会的!佛的那一颗心,永远是这样子:没有任何的生灭、增减,因此最美的地方,就是佛的那一颗心、见性开悟的哪一颗心。

“亦生亦灭、亦有亦无,亦增亦减”:这是“六亦”,少了一对“亦常亦无常”,合起来即(也就)是“八亦论”。此“八亦论”,即(就)是外道之(的)矫乱论。“矫乱”之义,也就是“把道理搞乱”了,把人搞糊涂了。(故(所以)亦(也)不妨称之为“搅和”。)“令彼前人遗失章句”:“前人”,指现前去求法]的、“问法”之(的)人。“遗失章句”,“章句”,就是为法句之章法、义理。本来是要听你来开示的,开示一下真理的,你这越讲啊,他就越迷糊。谓令人听其言后,迷失了正当的言词与义理,从而混乱知见与思惟,以致莫知所从。

[义贯]:“一者,是人”于定中观想阴已尽,行阴显现,于是进而“观”行阴,因为那是一切“变化”之根“元”;当他观“见”行阴之“迁流处”,便“名之为”行阴的无常“变”异相;若观“见”行阴虽然迁流,但]是[亦](也)[有前后“相续”之“处”,于是他就“名之为”行阴的“恒”常之相(因此他下结论说:行阴有常、有无常;也就是]说:[亦常亦无常)。他又在他能够观“见”及“所见”的八万劫“处”,看到有众生生起,于是他就“名之为生”;而于八万劫外,“不见”如他先前所“见”之“处”,看不到有众生生起,似一切皆灭,他便“名之为灭”。(于是他得到另]外[一个结论:行阴亦生亦灭)。]这个就是看不透彻,不到成佛的境界,都用猜的。

他又观察思维:]这个观察思惟不是正思惟,不是佛的正思惟,他自己想像的。[如果前面的行阴已灭,而后面的行阴尚未生起,这中间必定有]一[个令前后衔接起来的“相续之因”存在,]诸位!这一个就是妄想。[但他却观见行阴之迁流“性”中仍有“不”间“断”之“处”,在这]个[前后阴衔接处,本应中断、却没有中断]的[时]候[,便有如多出一个法了,]就像师父刚刚举左手跟右手,中间又跑出一个,叫做“增”;中间少了一个叫做“减”。[这多出的一法,他便“名之为增”;反之前后二阴“正相续]当[中”,其“中”间为前后二阴“所”分“离”之空缺“处”,(亦即(也就是)[虽]然[相续而缺中交、如出入息),就有如少了一法,这]个[情况他便“名之为减”。这个外道的看法,不是佛的知见。

此行者又因观众生“各各”皆有其独有之“生处”,他便“名之为有”;见其“互互”相率皆归“亡处”(尽皆有死),他便“名之为无”(于是他又得到一个结论:一切法皆亦如是:亦有亦无。)以上八种表面上虽皆似“以理都观”诸法,]好像看起来很有一点道理,但是都是妄想。然而由于行者之“用心”有差“别”,因而于“见”同一法]的[时]候[,却前后不一致,为什么前后不一致?就看到不究竟,这一句话还有附带的重点,看到不究竟的人就会想找人家辩论,看到诸法究竟之处空寂,第一义谛大空,诸位!没有一种东西可以辩论的,开口就错的,所以大悟的圣人,不会以胜负心与众生相见,他都是以大悲心跟众生相见,善知识跟你谈论佛法,不是要跟你辩论的,是要让你理解佛的究竟真如之相,一实相的道理。因为圣人没有胜负的心,只有那一些半桶的水啊,声音才特别地大,半桶的水啊,欸!戳戳戳……那个水才一半而已,真正整瓶的水,你装满整瓶的水,你弄弄看,有没有声音?没有声音的。为什么?佛佛道同!因为诸佛都证悟到诸法毕竟空寂啊。毕竟空寂,连立一个语言,都不可以啊,立文字也不行,立一个观念也不行。立有、立无,统统不行;立常、立无常,也不行;立断见、常见,都不行啊。那么怎么辩呢?因此,却前后不一致,为什么?前佛跟后佛看法一致,因为证到诸法毕竟空寂。所以,因为前后不一致,[不能真正得如理而确定之见。以其所见不定故,若“有求法人来问其”修证之“义”,他即“答言:我今”所见为一切法乃]是怎么样?[“亦生亦灭,亦有亦无,亦增亦减”,无有一定可说。彼“于一切时,皆”如是矫“乱其语,令彼”现“前”求法之“人,遗失章”法字“句”及正义理,令人知见混乱,无所适从。]

②   计“惟无”之矫乱论。“惟无”,如果有人来问就答一个字:无。经文:【二者,是人谛观其心,互互无处,因‘无’得证。有人来问,唯答一字,但言其无;除无之余,无所言说。】[注释]:“谛观其心”:“其心”,]就是[其行阴之心。“互互无处”:谓于行阴之生与住二相灭时,观见一切皆暂无,他便在此暂现之法法上互相推衍,以至于无处。“因无得证”:“因”,]就是[从。从“无”这一字,]从这个“无”字,[而得证道。亦即](也就是)[从“无”证道,所证者](的)[亦](也)[无:故于一切,全无所见、无所证,一切皆无。]诸位!这个“无”是断灭的,不是那个佛教讲的空的那个“无”,所以应无得证,你不要以为他是成佛了,应无得证,所以四个字,文字好像开悟了,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。因为我对“无”字的这个看法有独到,我认为我已经证悟了,是这个意思,这个还是妄想。“除无之余”:除]了这个[“无”一字之外。“无所言说”:便什么都不说。

 [义贯]:“二者,是人”于定中“谛观其”行阴之“心”,当行阴之生住二相灭的当下,他见一切皆无,他于是在此暂无的现象当中,于法法上“互互”相推相衍,而皆至于“无处”,从而妄计自己“因无”这一个[字而“得证”道:即悟一切皆归于无。故若“有人来问”法的时候,他“唯答一字,但言其无”;且“除无”一字“之余”,即完全“无所言说”(是什么话都不说)。这一段是答“无”,底下是答“是”。

③计“惟是”之矫乱论。经文:【三者,是人谛观其心,各各有处,因有得证,有人来问,惟答一字,但言其是,除是之余,无所言说。】

[注释]:“各各有处”:谓此行者于定中观察,在行阴之异相与灭相之后,仍有“生、住”之相继(相续)起,他于是下结论说:一切法各各皆住于“有”(亦即(也就是)“一切法皆[有”)。“因有得证”:他因此妄言他因“有宗”而得证道,意思就是:也就是即证,亦即是证“一切法有”。

[义贯]:“三者,是人”于定中“谛观其”行阴之“心”,当他观见在行阴的异相与]这个[灭相之后,仍有生相与住相再生起,即下结论谓一切法“各各”皆住于“有处”,(一切法有),且妄计其已“因有”宗而“得证”无上道,证一切法有。因此若“有人来问”法,彼“惟答一个字,但言其是,除是之余”,即“无所言说”(其他什么话都不说)。

④]外道的[计“有无”之矫乱论。一下有、一下无。经文:【四者,是人有无俱见,其境枝故,其心亦乱。有人来问,答言亦有、即是亦无,亦无之中不是亦有,一切矫乱,无容穷诘。】就是找不到答案。

[注释]:“有无俱见”:谓由于此人于定中观察行阴]的[时]候[,双观其生处]以[及灭处,故变成有无俱见。“其境枝故”:“境”,]就是[所观境。“枝”,]就是[分歧。谓其所观境现出分歧之象。“亦有、即是亦无”:“亦有”,]就[他因见一切法有生,故](所以)[他说是“有”。“即是亦无”,他因见一切法亦](也)[终归于灭,所以他便说:“这个有也是无”。]在座诸位!这个问题出在哪里?问题就是出在:不懂得当下。有的时候,他就观想有一天他会灭,诸位!这个是一种脑筋里面的妄想的一个推论。“有”,当体即空,不可得。这个“有”跟“无”,它是相对;“有”是存在;将来有一天灭掉是“无”。佛法不是这样,“有”,当体即空,当下,万法回归当下,就是空性,究竟解脱,就是绝对的解脱,因此万法如果没有回归当下,诸法空无自性,诸位!如果你是外道,就不可能体悟到这个;如果你是佛道,回归当下,不要动到第二个念头,不要去推论,不要去分析,当下就是!

你看到这一棵树,它当下就是空,没有这一棵树;你看到一个人,当下就空;色即是空,当体就是空,诸位!当体就是空,有什么爱恨情仇啊?诸位!你看到诸法空性的时候,你爱他有什么意义啊?你拥抱一个爱人,其实是什么?你跟拥抱虚空是一样的,因为色既是空。这个人背叛着你,让你流泪,诸位!有那个人吗?如果有那个人,你说他来背叛你吗?他离开你,离开你的时候,你哭得死去活来,有那个人吗?诸位!再推论一下:一百年前,他有没有来到这个世间?没有。好!你现在割舍不下,再看往后:一百年后,他有没有存在这个世间?也没有。不必推论一百年前、一百年后,现在你观照一下他这个色身,用X光照一下,是一堆白骨,他有背叛你吗?也没有。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……对不对?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。无色受想行识,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对不对?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为什么?统统讲会归当下,当体就是空,万法当体就是空。诸位,所以在座诸位喔!任其相怎么变化,有,不著;无,还是不著,因为它当下就是空。只要你内心不起妄想,处处都是春天,处处都是这么样子的温暖,处处就是有佛在照顾你,所以学佛不是靠别人来帮助你,而是靠你自觉、自悟、自证,别人帮不上忙的。有人问赵州和尚,说:赵州和尚,如何修行?什么是禅?赵州和尚就说:你等一下、你等一下,我去上个厕所,尿尿。对不对?回来就说:你看喔,连这个小便,这件小事都得我自己来。连这一件小便这件小事都得自己来,何况生死的大事怎么能够不自己来啊?

所以,在座诸位!那个靠别人了生死是错误的观念!你今天你要了生死,要下定决心,下定决心啊。我们修行的方向错误,我们每天阿弥陀佛……祈求佛菩萨来加被我们。对一半,求佛加被我们是好事;问题就是内心的杀盗淫有没有断?内心里面的贪嗔痴有没有断?在座诸位!如果你的心清净,你这一念佛,佛就会相应,是心清净跟不清净的问题。所以有的人问说:师父!我临命终的时候,佛会不会来接引?那就问你现在的功夫行不行啰?不是问临命终,问临命终,来不及啦!问你现在有没有功夫,万缘放得下。你现在万缘放得下,一心念佛,佛当然不会违背他的誓言,一定会来接引嘛。所以,在座诸位!话说虽然是自力还有他力,净土法门话讲说:是靠着佛力还有靠自力,但重点还是在自己。你懂吗?重点还是自己,你还得想要去极乐世界。如果说我念念佛,还贪著这个世间的财色名食睡,贪著这个贪嗔痴,自己的念头始终割舍不下,那个叫做嘴巴讲一讲啊,嘴巴讲一讲不是真的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啦。

所以,在座诸位啊!你在解理之下,你要怎么往生净土呢?你一定要定功课,《大悲咒》一定要念,《大悲咒》,不是贴壁纸(谐音),是《大悲咒》、《大悲咒》,不是贴壁纸。《大悲咒》,你一定要持;《往生咒》要持,对不对?就像我爸爸一样,我那个爸爸,对不对?你看啊!他一辈子对我们贡献这么大,从小就离开我们,让我们独立生存,把我磨练成像一个男人,像今天这样,自己的老爸不要讲得太难听,对不对?让我们这么样有成就,你看喔!我回去叫爸爸说:你记得要念《往生咒》。我爸爸就拿了一个那个恰恰恰(按计数器的声音)……的,那个叫做计数器哦?南无阿弥多婆夜……恰(按计数器的声音)!他真的《往生咒》念了三十万遍。按照道理来讲,他经教也不是很通,可是临命终的时候,全身都是柔软的,那个来换……跟我爸爸换衣服的就说:哇!这个从来没有看过一个人的身体这么柔软的,这么柔软的。所以说,爸爸在年轻的时候,做了一些功德,到老年的时候,做了大功德,大功德。我劝他要念经,不过我有指正他一个错误的。他有一天看了很多法师在电视上演讲、演讲,他说:嗯!还是我儿子行,我儿子讲得比较好!我立刻就跟爸爸纠正:爸,这个观念是不对的,任何法师讲的法都对,都很好,只是适应的根器不一样,千万不要讲你儿子说的法是最棒的,知道吗?喔!我爸爸学日语,我就问他说:わかりますだ(你懂吗)?はい,わかります(是,我懂)!幸好他听得懂!从此以后不敢再造口业,我爸爸不敢再造口业。后来我就回去就说:爸,你现在有没有在看佛教的电视节目?有啊。法师讲得怎么样?很好啦,都很不错啦。不敢造口业了,从此以后停住了,不敢造口业了,不敢!

接下来,再念一遍。“亦有,即是亦无”:“亦有”,他因见一切法有生,故(所以)他说是“有”。“即是亦无”,他因见一切法亦终归于灭,所以他便说:“这个有也是无”。他没有回归当下,就不晓得体性本空。

“亦无之中,不是亦有”:亦无(就是亦灭)之中,不一定是亦有(亦生),以(亦)灭者不一定更生。合上面两句为(是说):虽然亦有即是亦无;但亦无并不一定是亦有。“无容穷诘”:“诘”,就是问。“穷诘”,就是追问到底;也就是说,无法问清楚。这种说法在理则学上称为“套套逻辑(tautology)”,又译]为“循环论证”。(按:亦颇似当今流行的“白痴造句法”。)什么叫做白痴造句法?白痴造句法就是讲到最后都没有任何的意义,瞎忙的意思。

[义贯]:“四者,是人”于定中观察行阴,因为双观其生处及灭处,故“有无俱见”;因为“其”所观“境”之象系分“枝”不齐“故,其心亦乱”而不一。因此若“有人来问”法于他,他便“答言”:法“亦有,即是亦无”(就是亦灭),以一切有生必归于灭,故有等于无;但是他却又说:“亦无之中不”一定“是亦有”,以已灭者不一定更生,所以无不一定还有。如是他把“一切”义理及文字全“矫乱”了,令人“无容穷诘”无容穷诘就是你要穷尽答案,“诘”就是要用问清楚。没办法。“诘”就是诘问,就是要穷尽我的问,可是他却回答不出来,而得到任何明白确定的答案,一切一团混乱。

在座诸位!你就知道啰。你现在的学佛只有念佛的话,那如果说你碰到外道,你怎么来回答他?你怎么辩得过他?你怎么有能力去降伏外道呢?是不是?所以,我们就了解,佛弟子是充满智慧的,是充满理性的,而且外道来,你才有办法应付他。对不对?要不然大家都……全世界的人、大家只知道念这一句阿弥陀佛,三藏十二部经典摆在那个地方,好!外道来,要找你谈几句,你谈不出所以然啊。你不听经、也不闻法,也不研读经典啊,你就知道阿弥陀佛,人家外道也不信你这一套,你就度不了他。所以我们把这个智慧扩大,把这个胸量扩大,我们胸量有多大,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。记得!

2.结语:堕为外道。经文:【由此计度,矫乱虚无,堕落外道,惑菩提性。是则名为第五外道四颠倒性不死矫乱,遍计虚论。】[义贯]:“由此”自心魔之作祟而邪“计”妄“度”,成为“矫乱”道理之“虚”妄、空“无”之言说戏论,因而“堕落”于“外道”之恶见,从而“惑”乱自他“菩提”正觉之“性。是则名为第五”类“外道”的“四”种迷正立邪的“颠倒性”、都是为了求外道“不死”天之果报,不欲给人明确之见解,所作之“矫乱”正知见、周“遍计”度、“虚”妄之“论”。

有的人啊,他一定会说:奇怪!这外道的道理讲不通,他为什么要信他呢?在座诸位!这里有一个重点,就是因为在座诸位善根深厚,你今天来接触的是正法,知道了究竟的义理,你才做这样的言论,如果你今天如果你不懂得佛法,就像我小时候去看那个歌仔戏——台湾那个歌仔戏,这闽南这一带才有,那么北京是京剧,有的是昆曲,以台湾闽南这一带都有那个歌仔戏,那个歌仔戏要……你们知不知道歌仔戏,小时候,要演歌仔戏前,要先扮仙,你听得懂吗?扮仙啊,就是那个八仙,要先出来拿着拂尘,要先那个扮仙,那个时候、小时候在看那个歌仔戏的时候,很小、很小,看的时候,哇!这个仙还好,不错,还会腾云驾雾,对不对?那个时候就觉得:嗯!这个仙已经很不错了。那学佛以后,才知道:哇!这个也是六道轮回、生死的凡夫啊!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向往的。那就是说跟宿世的善根有关系。所以,在座诸位啊!你今天你碰到了正法,你有了正知正见,有了佛的正确的思想、理念,那其实多么幸运的一个人,那么外道,他没有这个机缘,我们应当生怜悯心,不应当去轻视他。所以,学佛法就是做推广正法这个工作,就是需要我们来做,让一切众生都有福报、善根来接触到正法,这个就是出家跟在家所负起的责任。

2429页,[诠论]:此四种矫乱论,究竟有何过?其过咎为:一、令人思惟不清,堕于无明愚痴。二、令人失正知见。三、令求法者无所适从。但是在座诸位!你以为外道没有人跟?有!物以类聚。诸位!山上的一棵树,大树,在台湾,那一棵大树,喔!很多人求了以后,那一棵树就变成树神;如果那一颗大石头,拜久了,人家叫做:石头公、石头公。你看看!在台湾多……连那个石头不会讲话,拜久了变成一个信仰;那一棵树也不会讲话,拜久了,就树神;然后就石头神,众生就是这样子,搞不清楚状况的!何况说会讲话的外道,他当然会有自己的一套的。

㈥计“死后仍有十六相”之邪见。经文:【又三摩中诸善男子,坚凝正心,魔不得便,穷生类本,观彼幽清常扰动元,于无尽流生计度者,是人坠入死后有相,发心颠倒。或自固身,云色是我;或见我圆,含遍国土,云我有色;或彼前缘,随我回复,云色属我;或复我依行中相续,云我在色。皆计度言死后有相;如是循环,有十六相。从此或计毕竟烦恼、毕竟菩提,两性并驱,各不相触。由此计度死后有故,堕落外道,惑菩提性,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,心颠倒论。】

师父在这个讲这个讲义的时候,说这一段对一般人来讲:它很难!他看不懂的。这一段对初学佛法的来讲,几乎完全不晓得它在讲什么。什么“我大色小,色在我中”?对不对?他怎么知道什么“色大我小,我在色中”?这一段他会弄不懂啦、弄不懂,真的弄不懂。不过没关系啊,听经闻法一定要经过陌生。我举一个例子,这个水果,诸位!你要吃到这一颗甜的水果,要经过什么?什么过程?要经过酸跟涩的过程,对不对?这个水果要吃到,要经过酸跟涩,这个水果一长出来绝对不会说是甜的。在座诸位!我们对佛法的义理也是这样,经过:这个很艰涩、很艰涩,实在是搞不来,实在是很难去理解,但是诸位!这个是过程,没有关系,将来三年、五年后,你再回过头来再看《楞严经》,上这个字以后,再回过头来,你去看《六祖坛经》、《大珠和尚》、《血脉论》:哇!恍然大悟,喔!原来如此。

回归当下就是我的真心。你的法喜从哪里来?你的法喜就是今天吃苦而来。还有一点很重要的,当你在学佛,学习的过程当中,你看不懂这个经典,你要多拜观世音菩萨,多拜佛,南无阿弥陀佛,多拜观世音菩萨,这很奇怪!佛菩萨,他就冥冥当中,他会加被你,本来你不懂的喔,本来你不懂,经过三年、五年,你真的精进地念佛、《大悲咒》、观世音菩萨这样念念念……再看,我告诉你:三年后,你打开这个电视,糊里糊涂他就看得懂,真的!雄雄就看得懂,雄雄(突然间),真的!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,对不对?五年前,你看得真的很陌生,可是你在这五年,肯吃苦、肯累积点滴的功夫,没有一堂课缺席的,这样今天的辛苦,就等待那一天,恍然大悟的那一天:喔!原来如此。

所以,我们要经过酸涩的过程,诸位!一定要经过。你今天的名相会困扰你,这是一个过程。有的人,老菩萨说:师父!我已经八十岁了。有道理!那如果是八十岁,那你无妨好好地念南无阿弥陀佛,这个真的……《楞严经》这个太深了,不勉强,那么你就多拜佛、多念佛、多诵经典、多持《大悲咒》,因为年岁真的是……他实在是太大了。有一天我在吃饭的时候,师妈——我妈妈问我说:师父!《楞严经》是讲什么?喔!突然间问这个,你会吓一跳呢,师妈呢!你不就跟她说:师妈,《楞严经》在讲七处征心、十番显见。她立刻就说:师父,七处征心是在讲什么?七处征心就是心不在内,也不在外,不在中间。师妈又问说:师父!为什么心不在内、不在外、心不在中间?我不就得在那里弄到晚上十二点!(师父笑)所以我就告诉妈妈:妈妈,你念佛就好,你念佛就好。因为年岁真的是太大了,年岁真的太大了,真的没有时间。那么如果说年轻人的话,是知识份子,那就要下功夫,这一定要下一点功夫。对不对?

[注释]:“于无尽流”:谓在行阴相续无尽的迁流不断相。“死后有相”:谓死后仍会再有色、受、想等诸阴相,再从行阴中生起来。“或自固身”:“固身”,就是[坚持固守其身形。(按照:这很类似道家的作法。)“云色是我”:说四大之色皆是我;此为计色是我。“或见我圆”:或妄见我性为圆融。诸位!那个“我性”是执著有一个我,并不是真正地达到无我那个性,不是这个意思。为什么叫做妄见?所见不真叫做“妄”,诸位!没有明本心、见本性,统统叫做妄见,因为真心无妄嘛,对不对?妄见就是不明本心嘛!

“云我有色”:“有”,就是拥有,所有。此为计“我大色小,色在我中”。“或彼前缘随我回复”:“前缘”,就是现前所缘之色。“随”,就是任。“回复”,就是回旋往复运用。“云色属我”:此为计“离色是我”。“云我在色”:此为计“色大我小,我在色中”。“死后有相”:谓身虽然死了,而我心识仍在,故(所以)仍有我相在。“从此或计”:谓由此或更转深一层的计度。“毕竟烦恼,毕竟菩提,两性并驱”: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办法交叉,没有交叉有什么不好呢?没办法转烦恼成菩提,因为烦恼是烦恼嘛,菩提是菩提嘛,也没办法转凡成圣,也没办法转识成智。这个转动的力量,就是要靠智慧。彼谓:毕竟之烦恼与毕竟之菩提,皆是行阴造作所生,故皆如行阴之无尽,因此染净二法之性实在是同时并存、并行不悖。简单讲:就是永远没有交叉线啦,永远就是平行线。

[义贯]:“又”入于“三摩”地“中”之“诸善男子,坚”固“凝”定、持“正”其“心”,不起爱求,外“魔不”能“得”其“便”,故能增进而破想阴;想阴既破,行阴即显现,于是他便在定中“穷”究十二“生类”之生死根“本”(行阴),而“观彼”行阴“幽”隐轻“清”、恒“常扰动”之根“元”,故他即“于”彼行阴相续“无尽”之迁“流”相,而“生计度”此行阴为诸动之本元“者,是人”从而“坠入死后”仍会再“有”色、受、想等诸阴“相”再从行阴生起之谬见,从而“发心颠倒”。

“或自”坚持“固”守此“身”形,而“云”四大之“色是我”(这个就是一,此为计著色是我)。“或”妄“见我”性“圆”融,“含遍”十方“国土”,而“云我”拥“有色”(这个是第二个角度,此为计我大色小,色在我中)。“或彼”现“前”所“缘”之色,能“随我”(任凭我)“回”旋往“复”之运用,而“云色属我”(这是第三,[此为计离色是我)。“或复我”系“依行”阴“中”之迁流(“或得我”第行阴之中,迁流)“相续”之相而存活,故“云我在色”中(这是第四,此为计色大我小,我在色中)。如是等“皆”是虚妄“计度”而“言死后”身虽已死,但是我的心识仍在,这个还是妄想,故仍“有”我“相”在。“如是”之论说“循环”往复,共“有十六”种“相。]为什么有十六相?因为把那个“色”改成“受”,又变成四相,把那个“受”改成“想”,又四种情形;把那个“想”要改成“行”又四种情形。

诸位!看那个括弧,括弧就是:(此计色是我),对不对?括弧就是这样子。那么这个就是:(计受是我);括弧第二个,(计我大色小),改成(我大受小,受在我中);第三个括弧,刚刚讲的第三,此为(离色是我),就变成(离受是我);第四个此为:(计色大我小,我在色中),就改成此为:(计受大我小,我在受中);“想”也是全部取代成另外一个字,“行”也是取代一个,四四十六。如是等“皆”是虚妄“计度”而“言死后”身虽已死,但我心识仍在,故仍“有”我“相”在。“如是”之论说“循环”往复,共“有十六”种“相”。刚刚也讲四乘四就是十六。[从此或”更转深一层而“计”著“毕竟烦恼”与“毕竟菩提”皆是由有为的行阴之造作而成,因此皆如行阴之无尽。是故真与妄二法之“两性并”驾齐“驱”(同是并存),就像平行线一样,永不交叉。永不交叉就是永远没有办法转凡成圣、永远没有办法转烦恼成菩提,叫做[并行而不悖,并行不悖是很糟糕的,你怎么修行?染是染,净是净,这样跟修行就无关了,凡夫永远是凡夫啦,圣人永远圣人,[故“各不相触”、相妨。

所以,“由此”自心魔之作祟而邪“计”妄“度死后”仍“有”诸阴相“故”,因而“堕落”于“外道”之恶见中,于是“惑”乱自他“菩提”正觉之“性,是则名为第六”类“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”,于是成就自“心”魔所造之“颠倒”邪“论”。

㈦八种邪计无相。经文:【又三摩中诸善男子,坚凝正心,魔不得便;穷生类本,观彼幽清常扰动元,于先除灭色受想中生计度者,是人坠入死后无相,发心颠倒。]这个跟前面刚好相反。[见其色灭,形无所因;观其想灭,心无所系;知其受灭,无复连缀,阴性销散,纵有生理,而无受想,与草木同。此质现前犹不可得,死后云何更有诸相?因之勘校,死后相无,如是循环有八无相。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,徒有名字,究竟断灭。由此计度死后无故,堕落外道,惑菩提性;是则名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,心颠倒论。]

诸位!如果你来听这个讲义就很好,在这个文言文上,师父就告诉你怎么、怎么连贯,那么听了……义贯就没有这样的时间,不再重复。所以每一堂课,它都叫做重要。有的人说:唉呀!那我《楞严经讲义》听不来,我等到《楞严经义贯》我再来。刚好是错误。那个啊……在座诸位!会读书的同学,上课一定会做笔记,所以我以前……有人调查过:当你在距离老师愈近的,距离老师愈近的,他考上好的学校就愈多。这是经过调查的。站在、坐在老师愈后面的,除非他很肯用心,像大家我们今天这样子,就没有分前后,因为大家用心真的很好,对不对?但是如果说以学生的读书的立场来讲,离老师愈远的,他就会妄想就会愈多,因为他不敢……他不会说在专心地看那个老师的脸、眼神,像师父读书不是,全部都做笔记喔。所以会读书的人,他就是这样子,上课的时候做笔记,一直做笔记,补进去,就像我们以前有一天,这个读大学的时候,念那个工程这个科学,上课的时候,师父很认真地做笔记,回去的时候简单看一下,考试的时候,考一百分,所以分数就很高,就是会用功的学生。有的人、同学啊,老师上课他不听,回去了,猛K。

诸位!上课专心听,是我四十年的精华灌到你的脑筋里面喔!知道吗?师父的四十年的修行的经验,直接灌到你的脑筋里面喔,你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,你回家你自己看,我就不相信你看得懂!对不对?所以,那个上课认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,《楞严经》的讲义就是这种情形,叫你:把笔拿起来;叫你:补几个字,补几个……那个文言文贯串起来,现在再看这个《义贯》,一目了然,一目了然啊,对不对?所以说喔,会读书跟不会读书的人,就会差很多。我们在读大学的时候,老师讲的那一句话,影响我的一辈子。他们说:同学们!你们一定要去多听人家演讲,人家演讲是专业的,是三十年来的、专业的,他把那三十年来的专业浓缩在二个小时,就把它,要把它变成一个重要的概念,你一定要多多听那个教授、外来教授专业的演讲。喔!我们听到这样子的观念,所以有专业性的来大学里面演讲,我们就一定去听、去听,为什么?那是人家三十年的精华,因此就是……诸位!你坐在台下,师父已经四十年的经验了,对不对?来告诉你,所以你的学习能力就愈来就愈强,方法要对、方法要对。所以啊,有的人来听,中间如果缺少一堂课,那就很可惜、很可惜。但是有一种人是不会觉得可惜的,就是从头到尾都听不懂,他这个来只是来结一个善缘的,结一个善缘做未来因,种未来,因为有这个楞严经的因嘛,将来就有这个不生灭的果,这一辈子算来结这个楞严的大因啊。

[注释]:“于先除灭色受想中”:“先”,]就是[先前。在先前已除灭的色、受、想三阴当中。“死后无相”:即(就是)死后一切断灭;这是外道断灭论的一种。“发心颠倒”:由于此外道论,违悖了佛教“修因证果”之(的)谛理,而入虚无断灭,故成愚迷颠倒。“形无所因”:“形”,就是形体,身形。“因”,就是依。因为四大之色已灭,故身形无所依。“知其受灭,无复连缀”:“连缀”,就是关联。受阴既灭,则色与心便不再有关连,]因为色受想嘛,对不对?“受”就是桥梁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那么“受”中间就是连接“色”与“想”,盖色法与心法中间的桥梁为受阴;受阴一灭,其桥即断。“阴性销散”:“阴性”,此(是)指前三阴:色阴、受阴、及想阴。“纵有生理”:此(这个是)指行阴,谓行阴即使还能得生。

“而无受想,与草木同”:谓若光有行阴,而无受想二阴,便成为既无想亦(也)无受,如是即与无情之草木相同。“此质现前犹不可得”:“质”,就是[体。谓此四阴(色、受、想、行)之体,现前于定中,尚且不可得。以前三阴已灭,当然不可得;]诸位!这个“不可得”是断灭的喔,不是空性,你要搞清楚喔。这佛法就是很难,就是说它的名词都一样,可是那个心境完全不一样,这个就是大善知识的重要,你想一想,以前三阴已灭,当然不可得。诸位!“今生已灭”,不是回归当下呢!诸位!不是回归当下、空无自性的那种灭的寂灭法呢,不是呢!以前三阴已灭,“灭”就是表示另外有一个“生”,所以佛法无人解,虽慧不能了——这佛法没有人来解释,这个就是上课、大善知识的重要,这文字一模一样,当然不可得,喔!那就是说:嗯!师父讲嘛,悟无所得,就成就佛道,释迦牟尼佛也是悟无所得,所以燃灯佛才把法传给他,才把衣钵传给他,对不对?才授记他:将来叫做释迦牟尼佛。是不是?诸位!文字一模一样:当然不可得,但是心境是完全不一样,这里的“不可得”是指灭掉前三阴,不是当体即空那种“灭”。而行阴虽然现在,但它是念念迁流不住的,故亦(也)不可得。

“死后云何更有诸相”:“云何”,]就是[如何。“诸相”,就是诸阴之相。“因之勘校”:“因之”,因此,由是。“勘校”,就是复核确定、复核就是核对,确定。嗯!不错,确认。“死后相无”:答案是肯定的,死后相无,就是死后色受想行四阴之相皆成为无。

[义贯]:[“又”于“三摩”地“中”之“诸善男子,坚”固“凝”定、持“正心”念,不起爱求,外“魔不”能“得”其“便”,故能增进而破想阴;想阴既破,行阴即显现,于是他便在定中“穷”究十二“生类”之生死根“本”(行阴),而“观彼”行阴的(之)“幽”隐轻“清”恒“常扰动”之根“元”(七识)。此时,若“于先”前已经“除灭”之“色、受、想”三阴“中”而“生”邪“计”筹“度者”(谓色受想本有今无,如今行阴虽现有,将来亦当成无),“是人”便“坠入”外道所计执的“死后”一切法皆归于“无相”之断灭论,则其“发心”遂成为“颠倒”心。

此人于定中观“见其”四大之“色灭”之后,则念其身“形无”复“所因”(就是[所依);若(如果)[再“观其想”阴“灭”]的[时]候[,则念其“心无”复“所系”;而当他“知其受”阴“灭”]的[时]候[,则计他的色与心“无复连缀”之桥梁;因他以为前面三“阴”之“性”既已“销”亡“散”灭了,此行阴“纵”仍“有生理”(意思就是仍旧存在)然“而”既“无受想”二阴,则此身乃“与草木同”。既无受,又无想,当然跟草木一样啰。外道是这么认为。[又,“此”色受想行四阴之“质”(体)纵使“现前”于定中“犹不可得,死后云何更有诸”阴之“相”可得]呢[?“因之”(于是)“勘校”复核确定之后,可下结论说:生前与“死后”四阴之“相”皆“无;]这就像科学家看到某一种现象,就制造了理论,就下结论,但是到其他的外太空,用不着,因为他见到的,不究竟。如是循环”论证共“有八无相”论。既然现前质空,即无修因;而死后质空,便无证果,是故“从此或计涅槃”菩提与“因果,一切”世出世法“皆”系“空”无,“徒有名字”,并无实际,一切法“究竟”归于“断灭”,遂成为拨无因果之大邪见。

此行者“由此计度死后”一切皆归于空“无故,堕落”于“外道”之恶见(即学佛法成外道),以致“惑”乱自他“菩提”正觉之“性;是则名为第七”类“外道”所“立”于“五阴中”计“死后无相,心”魔所成之“颠倒”恶“论”。

㈧八种俱非邪论。经文:【又三摩中诸善男子,坚凝正心,魔不得便,穷生类本,观彼幽清常扰动元,于行存中,兼受想灭,双计有无,自体相破,是人坠入死后俱非,起颠倒论。色受想中,见有非有;行迁流内,观无不无。如是循环,穷尽阴界,八俱非相,随得一缘,皆言死后有相无相。又计诸行性迁讹故,心发通悟,有无俱非,虚实失措。由此计度死后俱非,后际昏瞢,无可道故,堕落外道,惑菩提性;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,心颠倒论。】

[注释]:“于行存中”:“行”,就是行阴。“存”,就是存在。“兼受想灭”:“兼”,]就是[兼以,再加上。“受想灭”,就是受想二阴已灭。“双计有无”:“双计”,既计有又计无,称为“双计”。这个双计有无,其实就是本身就是矛盾,就像:我是男的,又是女的,又不是阴阳人,这一样的矛盾啊。是不是?谓因见行阴现在,而计有:见受想二阴已灭,而计无,故(所以)成为双计。简单讲,这个统统在前面的色受想行,错误的观照、错误的比较,还没有悟到究竟,所以在这个识阴里面打转。

“自体相破”:以有无两计互破,故其自体相不能得存:因为一物之自体相若不是无,就是有,不能说此物之体是“亦有亦无”;]譬如说:某某人,大老板,譬如说:王永庆,他是有钱人,那当然他不是穷人啦。对不对?有钱人,他当然不是穷人;有的人流浪汉,很穷,那当然就不是富有的人;不能说王永庆亦有钱亦无钱,对不对?就是说每一种东西的性质就是一种,它这矛盾。若说亦有亦无,则“有”与“无”互相冲突,即(就是)互相抵消,说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话,故此物之自体相即破,即于逻辑与经验中都不能成立。“死后俱非”:即(就是)死后变成非有非无。“亦有亦无”称为“双亦”;“非有非无”称为“双非”。既然生的时候为“亦有亦无”,死时(死后)就应成为“非有非无”。诸位!非有就是“无”,非无就是“有”,知道吗?非有就是“无”,非无还是“有”,所以又回归到原点。

“色受想中,见有非有”:“有”,是指行阴之有。“非有”,则是指已灭的前三阴,因为此三阴已经灭了,故](所以)成为[非有。此谓,于已灭之色受想三阴中,相对于现]在[犹存在的行阴之“有”,则那么前三阴即(就)成为“非有”。前面“有”,那么后面就变成“非有”,就是“无”啰。

“行迁流内,观无不无”:“行”,]就是行阴。“无”,就是[前三阴之无。“不无”,即]是非无,既言“非无”即(就)是有。这个文字游戏变来变去,其实答案都是“有”跟“无”。此谓,于现存的行阴之迁流内,对观于前三阴之“无”,则此三阴之“无”并非无,而是有;也就是说:前三阴之“无”这件事是“有”的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用比较、存在的嘛,用比较的话,虽然是讲无,其实是有,知道吗?前三阴之“无”这件事是“有”的,懂得意思吗?意思就是他的观念还没有办法除掉,他的观照说前三阴是无,他的观念里面还存在一个三阴的“无”,“无”就变成“有”。

“如是循环”:“循环”,就是指循环作观,由后观前,由前观后。(按照:此所谓“循环作观”,其实就是“绕圈子”,转不出来,其实这个就是掉进无明。)“穷尽阴界”:“阴”,就是指色、受、想、行四阴。“界”,就是界限,范围。“八俱非相”:“有”“无”二法及“俱”“非”排列组合,即(就)衍成四俱与四非,称为八俱非。此八俱非为:

①有;         ②无;

③非有;       ④非无;

⑤亦有亦无;    ⑥非有非无;

⑦非亦有非亦无;⑧非非有非非无。

注意看第⑦个:非亦有非亦无,就是不能讲亦有,也不能讲亦无,其实这个简化起来,就是非有非无。那么,诸位!第⑧非非有非非无,诸位!那个底下那个,先看非有,非有就是“无”,那么非无就是“有”,其实第⑧就是“有”,那接下来非非无,非无就是“有”。非无就是“有”,那非有就是“无”,那还是跑回去,还是回归到“有”跟“无”。

这八俱非便成一切外道言说戏论的核心。对!诸位!什么叫做戏论?就是无益于解脱的,统统叫做戏论。所以,为什么师父禁止这些比丘在结夏安居的时候去串寮,因为讲了那一些浪费时间、没有意义的话,统统叫做戏论。既然来这里结夏安居,包括我们这比丘僧团,就应当好好地利用九旬这结夏安居,好好地用功,(未完)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300~370链接(未完)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200~300链接(未完)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~200链接(未完)

首楞严神咒注解整理(慧律法师版)

楞严经讲解370: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执理废事;修行不能投机取巧

楞严经讲解371:看到稀奇古怪的、佛的、自己的境界的都因为执,执为禅之大病

楞严经讲解372:不受情绪的控制;不受环境的影响;学佛就是这个目的

楞严经讲解373:生命是一连串的行为编织而成的,佛弟子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跟因果负责

楞严经讲解374:二乘人声闻跟缘觉还有变易生死,识心仍然是微细的生灭

楞严经讲解375:很多人在一个团体住不下来,其实是自己的问题

楞严经讲解376:看你的内心是什么世界,可以感得将来

楞严经讲解377:薰习了圆顿的大教,你生生世世都是圆顿的大教根器了

楞严经讲解378: 顿悟还是没什么力道,还要事修慢慢力量才会渐备

楞严经讲解379:返闻一门是专指耳根门,不包括所有的楞严三昧

楞严经讲解380:你一着魔就不是只毁一戒,是所有的全部的法身慧命全部断掉

楞严经讲解381: 一定要赶快去极乐世界,有能力你再乘愿再来

楞严经讲解382: 受阴的十境都跟情绪、觉受有关,极端的情绪就不是佛法

楞严经讲解383:不管出家、在家去到任何一个道场,都应当跟长老顶礼

楞严经讲解384:大家都误将世间有漏福报及对世间法的贪求当作是‘修行’

楞严经讲解385:自己先要能把持得住情绪,才配教诫他人

楞严经讲解386:一切诸佛都显现出来,重点在于你的清净心

楞严经讲解387:更进一步的没有能所的行阴跟境界无关,统统是心魔作祟

楞严经讲解388: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意见,行阴就破

历史文章阅选读二(点击标题观看)

历史文章阅选读三(点击标题观看)

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